close

每件產品皆通過設計師對品質與美感的最高要求成為打造完美空間最重要的基礎,集結各領域頂尖人才的團隊,密切掌握時尚前線動態
提供給客戶群並符合健康、時尚、環保的建材更是首選我們提供客戶品質保證
各種類材料:進口超耐磨、SPC石塑防水耐磨地板、國產海島型、稀有實木地板、專屬訂製地板、專業施工、細心保固

請立即點擊下方圖片了解更多細節吧!

RRR78121HHH15WDGG554

 

西瓜作為夏季重要的果品,深受消費者的喜愛,為了提早上市,大棚種植已經成為一種非常流行的方式。但由於土地利用的局限性以及連年種植後病蟲害發生較多,特別是枯萎病發病特別嚴重,輕則減產,重則絕收,已成為嚴重影響西瓜產業的一大障礙。為了解決這一問題,人們採用嫁接育苗的方法。不僅我國,就算在日本的西瓜生產中嫁接育苗栽培也占到了95%以上。 嫁接育苗就是將栽培品種幼苗的地上部(接穗),移接在具有優良根部性狀等的其他帶有根系莖(砧木)的植物幼苗上,形成一個新的組合苗,並將其培育成健壯秧苗的過程。西瓜嫁接在南瓜、葫蘆等砧木上即為西瓜嫁接苗,嫁接不僅解決了西瓜抗病性差的問題,而且有節省肥料、提高產量、促進瓜苗的初期生長、提高耐寒性等諸多優點。現介紹幾種西瓜嫁接的具體方法、優缺點以及後期的管理方式。 ... 1 育苗 1.1 苗床準備 ①育苗基質。基質可選用有機質含量較豐富、疏鬆、保肥、保水的東北或內蒙草炭基質。營養土在使用前可用多菌靈或百菌清800倍液噴灑消毒。穴盤可選用50或32孔標準方形穴盤。 ②環境要求。在加溫棚內或苗床下鋪一層地熱線,以達到增溫的目的。 1.2 品種選擇 ①砧木選擇。選擇砧木時必須考慮到其與接穗的親和性(嫁接親和性和共生親和性)、抗枯萎病的能力、是否對西瓜本身的品質有影響、對不良條件的適應能力等諸多問題,這些問題將會直接影響後期田間管理,甚至是農戶的收益。目前西瓜嫁接栽培中普遍使用葫蘆和南瓜作砧木,各有其優缺點。 a.葫蘆砧木。葫蘆是在早期生產中使用最多的砧木,其優點是與西瓜具有良好而穩定的親和性、長勢穩定、對西瓜的品質無不良影響,但抗寒、抗病能力要比南瓜砧木差,尤其是對炭疽病基本無抗性,且連續多年種植會增加枯萎病的發生率。 ... 以葫蘆作砧木的嫁接苗比較耐低溫,但植株容易早衰。圖為葫蘆砧木苗萌髮狀,需要人工輔助去除子葉上的黑色種殼。 b. 南瓜砧木。近幾年來,南瓜砧木的使用量越來越大,逐漸成為主流,優點是根系發達,吸肥能力更強,抗炭疽病、枯萎病,耐寒性和耐熱性都很強,長勢旺盛,產量高。缺點是與西瓜的親和性較葫蘆砧木差,不抗白粉病,而且容易導致果實品質下降。 ... 以南瓜作砧木的嫁接苗根系發達,耐高溫,肉質比較緊密,產量較高,但果型容易出現不圓整的問題。圖為南瓜砧木苗萌髮狀,白色種殼自己會脫離。 ②接穗選擇。西瓜接穗應選用符合當地市場需求且在當地表現優良的品種。 1.3 浸種催芽 砧木和接穗種子均採用溫湯浸種消毒,25~30℃條件下浸泡4~6小時(葫蘆種子浸泡48小時)後,在25~30℃條件下催芽。當種子露白至芽長0.5cm時播種。 ... 1.4 播種 砧木播於32或50孔標準方孔穴盤中,接穗播種於沙盤上,採用不同的嫁接方法,砧木和接穗播種稍有差異。砧木、接穗苗齡過小或過大均不適宜嫁接。苗齡小的嫁接雖然容易成活,但很容易產生高腳苗、僵苗;苗齡大的嫁接雖然容易操作,但接穗易失水萎蔫、嫁接癒合期長。 ... 南瓜的子葉較大,種子萌芽後第8天剪去半張子葉,避免相互擁擠,造成操作不便。 ... 接穗西瓜播種,用薄膜保溫保濕促進萌發,萌芽後進行練苗使其生長充實。 ... 當西瓜苗長至4-5厘米、胚軸伸直稍轉綠、子葉還帶種殼時,就達到嫁接規格標準。 2 嫁接方法 2.1 靠接 一般砧木較接穗晚播3~5天,以砧木、接穗子葉展平剛露真葉為宜。先用刀片去除砧木的生長點,並在砧木子葉下方1cm處從上到下作30°的斜切口,切口深度為莖稈粗度的1/2左右,切口長1cm。再在接穗相同高度的莖稈位置向上30°斜切1個長1cm的切口,深度與砧木相同,兩者相互契合後用嫁接夾固定,放回苗床上。嫁接過後傷口不要貼近穴盤,以免接穗接觸土壤而發生不定根。完全成活後將西瓜接穗傷口下方切斷。 ... 優點:因為兩者根系都有保留,所以嫁接成活率非常高,損失小,且管理方便。 缺點:過程繁瑣,操作較慢,且西瓜接穗後期切斷位置易生不定根,從而導致抗病能力減弱。 2.2 插接 砧木應比接穗早播3~5天,當砧木子葉出土後,即可催芽播種接穗。接穗子葉展平即可嫁接。插接有直插和斜插之分,由於砧木莖稈中空,直插容易導致接穗插到中空位置,一方面影響成活率,另一方面容易生出不定根,所以一般選用斜插法。首先將1根竹籤的尖端削成楔形,斜面30°~40°。將砧木的生長點去掉,用竹籤從右側子葉主脈向左側斜插1cm深,以竹籤頂端觸碰到食指,不劃破表皮為宜。用刀片在接穗子葉下方1cm處斜切1cm左右長的斜面,將接穗插入孔中,砧木與接穗子葉呈「十」字形。 ... 優點:操作方便,嫁接效率高,成活率高。 缺點:易插破砧木莖稈表皮,導致接穗插入時尖端露在外面,導致不定根生成;對嫁接要求較嚴格。對接穗的苗齡要求較嚴,苗齡太大,莖稈太粗,不容易插入,導致成活率降低。 西瓜嫁接多採用頂插接法。該方法操作簡便、癒合快、成活率高,適合大規模產業化育苗。嫁接工具為一根竹扦和一張刀片。竹扦一端削成與西瓜苗下胚軸粗度相同的楔形,先端漸尖。下面咱們來詳細介紹一下。 ... (1)摘除砧木生長點。嫁接前,先將砧木苗第1片葉基部連同生長點摘掉。 ... (2)插竹扦。用竹扦沿一側子葉中脈基部向另一子葉中脈葉柄下方位置,約按45°角斜插一孔(竹籤從砧木的中心斜穿出),深5~10毫米,力度以用手指捏莖略感到竹籤已扎通為宜。 ... (3)削接穗。拿刀片在離接穗子葉柄下1~2毫米的胚軸處削一刀,稍轉後在另一面再削一刀,削成具有兩面切口的楔形狀(尖刀口狀)。 ... (4)插接穗。將切好的接穗(呈尖刀面向下)準確地斜插入用竹籤插好的插孔內,接穗子葉與砧木子葉成「十」字交叉。 ... 嫁接成活後(10天),要及時摘除砧木的側芽,摘芽注意不要損傷砧木的子葉和接穗。 2.3 貼接 要求接穗出土後再播砧木種子,砧木比接穗遲播3~5天。首先選取提前培育的砧木,用刀斜向下約30°切掉生長點和1片子葉,留1片子葉,切口長度大約為1cm。選取長出第1片真葉的接穗苗,在子葉下方1cm處用刀片向下斜切1個與砧木苗切口吻合的切口,使砧木和接穗切口緊密貼合在一起,用嫁接夾固定好。 ... 優點:操作簡單,速度快,效率高,由於傷口接觸面大,成活率非常高,且由於切去了砧木的生長點,砧木的側芽很少,減少後期用工量。 缺點:傷口癒合程度不如其他幾種方法高。 2.4 劈接 要求砧木較接穗晚播3~5天。去除砧木生長點,用刀片在生長點位置向下切1cm左右的開口。用刀片在接穗下方1.0~1.5cm處兩側各削1cm左右30°的斜面。迅速將接穗插入傷口之中,接穗與砧木子葉呈「十」字形,並用夾子固定,與插接法類似。 優點:傷口結合面較大且結合緊密,成活率高。 缺點:工序繁瑣,效率較低。 2.5 斷根嫁接 斷根嫁接是由插接法演變而來的一種嫁接方法,這種嫁接方法去掉了砧木原有的根系,重新誘導砧木產生新的根系。嫁接方法和插接法一樣,嫁接過後,將砧木根系用刀片切斷,同時插入新的裝好基質的穴盤中。 優點:重新扦插後砧木再生的根系無主根,鬚根很多,根系更加發達;瓜苗粗壯,一致性、商品性更好;嫁接苗定植後緩苗更快。 缺點:管理難度加大很多,且要求砧木根系的再生能力很強。 3 嫁接苗管理 「三分嫁七分管」,嫁接是否能夠成功,關鍵在後期管理,保證二者癒合時所需的溫度、濕度和光照。 3.1 溫度 嫁接後的苗子要儘量做好保溫及降溫措施。剛嫁接的苗白天應保持在25~28℃、夜間18~20℃,溫度高於30℃要做好降溫處理。1周後隨著傷口癒合程度的增加,可適當降低溫度,白天保持在22~24℃,夜間18~20℃。等傷口完全癒合後,即可進行常規管理,定植前1周左右煉苗,可以將溫度降低到15~18℃。 3.2 濕度 為提高成活率,需保證足夠的濕度,在嫁接前1天,砧木和接穗都必須澆透水,呈吸脹狀態,嫁接後用小拱棚蓋上薄膜密封,使空氣相對濕度達95%以上,期間如果濕度不足,可用噴霧器噴水。3~4天後在清晨、傍晚時開始少量通風換氣,隨著傷口癒合,慢慢增加通風換氣的時間,7~10天後可按一般苗床管理。 ... 3.3 光照 嫁接後1周內需要進行相應的遮光處理,可在小拱棚外覆蓋遮陽網,目的是避免高溫和陽光直射引起嫁接苗萎蔫。前3天必須密封遮光,3天後可適當在早晚光照較弱時取下遮蓋物,接受散光0.5~1.0小時,以後隨著傷口的癒合可逐漸延長光照時長,一般7~10天後即可正常管理,不再需要遮光。 3.4 肥水管理 ... 成活後適時控水,有利於促進根系發育。先澆1次清水後,再交替施用100~1200倍N∶P∶K分別為15∶20∶25和20∶20∶20的速效肥混合液。發貨或移栽前水肥不宜過多,便於裝箱和移栽。 3.5 苗期病害防治 病害防治要遵循「預防為主,防治結合」原則。尤其是嫁接苗在管理期間處於高溫高濕狀態,所以在嫁接前要對接穗和砧木噴施百菌清、多菌靈等廣譜性殺菌劑,同時在嫁接時注意刀片和竹籤的消毒,防止病菌從傷口侵入。嫁接後做好猝倒病、立枯病等苗期病害的防治,葫蘆砧木還要做好炭疽病的預防,一般1周用藥1次。 3.6 抹除砧木側芽 由於嫁接前部分砧木生長點未去除乾淨,嫁接後會重新萌發,會和接穗爭奪養分,造成接穗生長緩慢或者萎蔫,因此一般在嫁接1周後要及時去除側芽,注意不要損傷接穗。 4 嫁接苗栽培注意事項 ... ①嫁接苗栽培時要注意西瓜接穗是否有不定根形成,栽培時不要將傷口埋在地下防止不定根的形成及病菌感染。 ②嫁接苗根系強大,吸肥能力強,前期管理要控制肥料的使用量,尤其是氮肥的使用量,否則導致植株旺長,難以坐果。 ③為提高坐果率,尤其是碰上陰雨天氣,可使用氯吡脲等激素輔助授粉。 ④利用嫁接苗進行西瓜生產可預防枯萎病的發生,但炭疽病、白粉病仍會發生。因此,必須加強西瓜田間管理,做好常規病害的綜合防治,這樣才能達到利用嫁接苗實現優質、豐產的目的。 免責聲明:圖片、文章來自網絡,僅供學習,不做商業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我們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內容簡介

  本書是針對「新手癌友」及大多數「亞健康人」所寫的簡單、實用的身心靈照護書。

  根據衛生署2013年6月公布的最新資料:國人十大死因,癌症已連續31年蟬聯榜首,每12分2秒就有一人因癌症過世;每5分48秒就有一人罹癌;平均每3人有一人罹癌。這些數據其實頗具殺傷力。有些人在接獲病理報告或得知罹癌時,整個人就垮了,驚慌失措、怨天尤人、甚至絕望的負面情緒,排山倒海而來。因為癌症與死亡是如此靠近。

  無論是自己或身邊的家人、朋友不幸罹癌時,感受更為深刻。一般人總會先上網搜尋相關資訊,關切之餘還會提供一些建議、偏方、補品……。而目前有關癌症的書籍很多,網路上的資訊更多,輸入關鍵字就有幾百萬筆資料,但也就是因為資訊太過龐雜、煩瑣,許多病人在心情慌亂、身體不適的情況下,很難真正地吸收。況且,網路相關訊息雖多,錯誤的資訊更多,常會以訛傳訛,甚且還有假醫學之名在賣產品的組織混入其中。這些不肖業者伺機而動,在醫院門診或病友會中出入,誇大賣力的推銷具有神奇效果的不實產品,而病人或其家屬,為了多一線生機,滿心期待的付出相當大的代價。

  許中華醫師不忍癌症病人受騙受苦,不僅延誤治療時機,還可能傷及肝腎等排毒功能,讓病況越加複雜難治。他以中西醫學的專業背景和豐富經驗,將西醫擅長的「攻邪」,結合中醫的「扶正」,以兼容並蓄的攻守之道來治療癌症,相輔相成頗具成效。但因癌症最怕復發,病人需要更多、更長期的支持。多年的教學和臨床經驗,讓他深深體會到,醫生不但要治療病人的身體,也要關照病人的心理,除了在診間傾聽,也推動成立「中醫癌症關懷病友會」,解答病人疑惑,提供正確的觀念、資訊和飲食之道,鼓勵癌友學習面對、相互支援,與癌細胞和平相處,從身心靈的淨化開始改變自己。轉個彎,生命會有所不同。

  書裡沒有艱深的大道理和難以理解的醫學知識,而是以感同身受的理解和關懷,讓脆弱無助的癌友,不要有「惡雜」的感覺。簡單、易懂,就像是一個療程一般。只要把心靜下來,找個好嚮導,在面對癌症時,就不會那麼害怕、憂慮,得到與癌症相處的力量和智慧,就可以攀越癌症這座大山。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許中華

現任:
  國立陽明大學傳統醫藥研究所副教授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醫院區醫務長

資格:
  中西醫師(四代中醫世家,祖父許丕典是台灣第一位有執照的中醫師)
  西醫之內科主治醫師、內科專科醫師、中西整合專科醫師、安寧緩和專科醫師

學經歷:
  中國醫藥大學學士(中西醫雙學位)
  中國醫藥學院中西醫結合研究所碩士
  國立  陽明大學公共衛生研究所博士
  署立台北醫院內科、中醫科主治醫師
  署立台北醫院中醫科主任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醫院區醫務長兼中醫內科主任

劉永毅

  作家。現居台東、台北兩地,以公路、網路聯結。

  著作、譯作共四十餘種。著作有《厝邊巷尾就是我的人生學校》、《大山背的野孩子》、《洋蔥炒蛋到小英便當─蔡英文的人生滋味》、《陳樹菊──不凡的慷慨》、《柔軟成就不凡──奧林匹克麵包師吳寶春》、《見證台灣生命力》、《讓證據說話──神探李昌鈺破案實錄》、《海洋之子劉寧生》等。

 

目錄

說在前面:你可能不需要這本書╱劉永毅 
代序:一段奇妙的觀音緣╱許中華 

Part 1 如何以中醫治療癌症

第一章 我的中醫路 
祖父的傳承/輾轉走回中醫路/以中藥抗煞奏效/以中醫藥治療曹女士/立志承繼中醫傳承

第二章 以中醫藥治療癌症 
老友罹癌卻幫不上忙/開設癌症特別門診/被放棄的癌症病人癌症病人的恐懼

第三章 結合中西醫治療癌症 
中醫的癌症理論/中醫藥治癌的兩大方向/現代醫學處理癌症的過程西醫看病、看資料中醫看人、看症狀/中西醫結合的策略攻邪扶正各逞鋒

第四章 以「扶正」來治癌 
有用的方法就是好方法/一個特別的例子/一加一大於二的攻守策略以「扶正」治癌的研究/以中華扶氣飲(寬心飲)來扶正調氣

第五章 全方位的治療之道 
心也需要治療/在安寧病房的學習/進行全方位的扶正治療建立一個新的迴流

Part 2 如何與癌共處

第六章 癌與病的關係 
了解死亡面對苦/人為什麼會生病?/疾病的不同層次訊息也會讓人生病/平衡和協調是王道

第七章 癌細胞的種子 
癌細胞種子的成長/尋回初始的清淨/勤做淨心避免復發

第八章 有形癌與無形癌 
癌細胞的人性/有形癌與無形癌/布施與慈悲/自覺與覺他的循環

第九章 正念接受癌 
從正念中得到力量/讓癌細胞蟄伏下來/看透生死大智慧

第十章 與癌和平相處 
不要逼反癌細胞/和平相處.共安其位/癌細胞變乖了!

第十一章 寬心包容癌 
馴化癌細胞小孩/安心與靜心/以寬心來包容癌

第十二章 智慧面對癌 
貪和貧的差別/從壞種子開出善的花朵/以智慧面對

Part 3 攀越癌症這座山

第十三章 治療癌症像爬山 
沒人能代替你完成這段旅程/積蓄爬大山的實力/和山友結伴同行/山就在那裡

第十四章 你需要好嚮導 
靠智慧找到好嚮導/口碑當然很重要/不要讓恐懼和慌亂擾亂你

第十五章 和大家一起走 
互相提醒少犯錯誤/一起分享不孤單/與團隊同行最安全

第十六章 六對隱形翅膀 
第一對翅膀:好好面對,快樂活著/第二對翅膀:保持一種放心的感覺第三對翅膀:把病交給醫生,自己關注生命本身/第四對翅膀:簡單就是好,輕鬆就是好/第五對翅膀:要愛人,愛自己,不要等人家來愛/第六對翅膀:金錢有限,好心情無價/重新思考人生的價值心境改,助力來

Part 4 癌症全攻略地圖

第十七章 淚水就此收住 
一人罹癌,全家驚慌/先生過世,頓失所依/接手診所,辛苦經營因緣巧合,發現腫瘤/一個人默默的承受/求自強,境隨心轉掃山路利己利人/勇敢終結壓力來源/越簡單越快樂

第十八章 助人自助境隨心轉 
措手不及的噩耗/最難熬的一段時間/轉變從病後開始/和癌細胞和平相處/從助人而達到自助/痛苦的口腔癌/參與志工的行列/境隨心轉宣導助人

第十九章 以愛奮進的「抗癌鬥士」 
這一世的債這一世還/猝然而至的噩運/你得的是血癌!/用愛面對生命轉折/不像病人的病人/主動幫助病友每一細胞都有見聞覺知/覺得自己很幸運

第二十章 九死一生的堅強 
晴天霹靂的壞消息/為兒子咬牙苦撐/術後治療吃盡苦頭癌細胞轉移的骨癌、腦瘤/鬼門關前走一圈/與癌細胞和平共存沉著面對新變化/創造奇蹟的人

第二十一章 走出無助重返快樂 
因恐懼而逃避/動手術切除腫瘤/又有新的腫瘤/對化療很排斥到底怎麼一回事?/〈隱形的翅膀〉化解憂鬱/表面開朗內心無助改弦易轍豁然開朗/心定之後更快樂

第二十二章 一切還是要靠自己 
發現得到大腸癌/拒絕接受化療/尋覓其他療法/壓力是罹癌主因/以中醫調理身體/健健康康地老

第二十三章 從苦痛折磨中求救贖 
在獄中發現罹癌/出獄進行治療/飽受身心的折磨/能夠活著就最好了!/為自己的「報應」來消業/期待平靜的生活

第二十四章 專業人士的另類選擇 
出乎意料的大腸癌/化療是飲鴆止渴的選擇/癌細胞為生存變得更厲害/走一條不一樣的路/她的改變以身相試的企圖

Part 5 癌友怎麼吃?

第二十五章 癌友的飲食之道
營養是補到誰?/飲食的兩大原則:原味和清淡/主動吃素,被動吃葷

第二十六章 一天三次讓自己更健康
 
後記 

 

說在前面:你可能不需要這本書
劉永毅(作家)

  老實說,你可能不需要這本書。

  這本書是針對新手癌友以及處於「亞健康狀態」的「準新手癌友」所寫,如果你身體啵棒,吃什麼都香、沾枕就睡,精力充沛,煥發飛揚,而且積極樂觀,天天向上……那恭喜你了!你不需要這本書。

  或者,如果你認為隨便上個網,孤狗一下;或到書店、圖書館翻翻書;甚至和鄰居、朋友聊個天、交流一下,就能夠得到一大堆有關癌症的有用資訊、療法、建議、偏方……等等,而這樣就夠用了,那祝福你!你也不需要這本書。

  這本書是給新手癌友,也就是「新發現,或新得知自己得到癌症的病人」最簡單、最實用的指南及參考。

  我們虔誠希望,藉著這本書,能讓你在面對癌症時,心裡不再恐懼,並且得到與癌症相處的力量和智慧。

名醫的感嘆

  我與許中華醫師結識於少年,都住在北縣小鎮,並同在大屯山下的中學求學。每天早上一起搭火車上學,擠在搖搖晃晃的火車中暢談理想與人生,時相往還,結為好友。畢業後大家各自分飛,忙著過自己的人生。三十多年後再見,我是為三高所苦的「亞健康」人士,而他已成了知名的中醫師。

  從朋友關係成為醫病關係,友誼卻無縫接軌,多年未見的距離似乎從不曾存在。每次去看他的門診,只要他接下來沒會要開,都會叫我等他看完診後一起去吃飯,順便聊聊天。

  他的門診病人總是很多,都是一百多號,常常別的診間早就滅燈走人了,他的診間卻還是門庭若市、人聲鼎沸。而且,這些病人當中有許多癌症病人。他們很好認,化療後常會脫髮,即使包著頭巾或戴著帽子,也是一看便知。他常常將癌症病人留在最後,看診時間也比一般病人長得多。問他為什麼?他解釋,得癌症的病人和家屬通常都很恐懼,得多花點時間,傾聽他們,安撫他們。

  有一次,照例看完診後一起去吃飯,卻見他一付心事重重的樣子,問他什麼事。他嘆了一口氣,說:「有些癌症病人,就是我執太重,怎麼勸都勸不聽。」

  原來,來看病的癌症病人,不知道是從哪裡聽來或看來的「知識」,自成一套「癌症治療理論」,以此和醫生「討論」,並執拗地不肯聽醫師的囑咐,反而寧願相信一些高價兜售「秘方」、「靈藥」販子的花言巧語,花錢上當不說,健康不進反退。即使名醫如他,對此現象也很無奈。

  「他們就是心裡太過恐懼,才會失去判斷力,怎麼講也講不聽。」他感嘆道:「其實像這種我執過重的病人,治療的結果通常都不太好。」

  「恐懼什麼?」我問了一個蠢問題。

  「當然是死亡啦!」名醫和另一位一起聚餐的Giftinheart君(以下稱G君)異口同聲。

我也有過的恐懼時刻

  其實,「恐懼什麼?」的問題,我不是在問別人,反而是在問自己。因為,我也曾有過這種瀕臨恐懼,內心驚慌失措的經驗。

  三十多年前,父親因為大腸長了腫瘤而動了一次「開腸剖肚」的大手術。手術時他沒「驚動」我們幾個小孩,也從來沒告訴我們腫瘤是惡性、抑是良性的。只是有一段時間,他常會撩起汗衫,摸著肚子上觸目驚心的巨大疤痕,感嘆地說:「還好發現的早,撿回一條命啊!」

  而且,手術後,當了幾十年的「癮君子」的父親迅速戒菸,熱愛的「小酌兩杯」也降到最低,終而滴酒不沾,甚至連他喜愛的肉類都少吃很多,還開始運動、減肥。而且,他極重視追蹤檢查,每次檢查前如臨大敵,叨叨念念,直到結果出來,才鬆了一口氣。看他這樣戒慎恐懼,媽媽常笑他:「你怎麼這麼怕死!」

  「怎麼這麼怕死!」我也覺得爸爸不夠灑脫,我想,如果我碰上同樣情況,應該會比較「勇敢」。

  後來,有一陣子,我發現自己在如廁時常會帶出血跡,甚至馬桶內一片殷紅,心裡不禁有一個小小的聲音在問:「這是怎麼一回事?」然後自己馬上給了一個答案:「一定是痔瘡。」那時因為工作壓力大,長年生活作息日夜顛倒,且好大吃大喝,有「痔瘡」似乎是很自然的。我一向不覺得「少年得痔」是一件光彩的事,也羞於向人提起或討論相關話題,但此時卻唯恐自己不是痔瘡發作。

  雖然如此,主觀的偏好無法改變客觀存在的事實。後來我在肛門附近摸到一、兩處硬硬的腫塊,上網了解大腸癌的症狀,看到許多談論大腸癌和家族病史的關聯說法時,老實說,我有一點害怕了,「難道我也得了大腸癌嗎?」

  於是,我當起了鴕鳥,企圖說服自己:「不過是痔瘡,別胡思亂想。」不過似乎情況未見改善,我開始自然而然地將「大腸癌」、「家族病史」、「大吃大喝」、「壓力過大」、「熬夜成習」、「(我也是)B肝帶原者」等「致癌因子」連結起來,變成自己的噩夢。

  在太太再三催促下,終於鼓起勇氣去萬芳醫院做了大腸鏡檢查。我十分緊張、害怕,但不想被看出來,故意帶了一本書,醫生要做大腸鏡檢查前,我還問護士:「你們在做檢查時,我可以看書嗎?」護士都驚訝地看著我,笑了出來,跑去跟正在擺弄設備的醫生說:「欸!他說檢查時要看書……」

  他們都笑了。

  其實我根本就看不下書。檢查到一半,忽然聽到醫生說:「啊!你這裡有一個瘜肉。」已經在家裡上過網的我,自認對大腸癌已有相當了解,當然知道「瘜肉」可不是什麼好東西,甚至還可能是很壞的東西,於是馬上問道:「是惡性的嗎?」「這要等到切下來,化驗以後才會知道。」唉!我又失態了。

  結果算是順利。瘜肉切除了,腫塊只是毛囊發炎。但當時心裡的緊張和恐懼,我始終都沒有忘記。

  我想,如果連我這種「假警報」都會心生恐懼,何況那些已經確診為癌症的病人呢?

病人想不惡雜都難

  「其實有時候,得癌症的人本來還沒那麼緊張、恐懼,反而是會被其他人影響……」當我陷入自己的回憶時,許醫師和G君仍然繼續就此話題進行討論。

  「對啊!」許醫師表示贊同:「這種情況常發生,家屬比病人還緊張、還恐懼。」

  「我有一個朋友……」,G君開始講起他一個朋友得了乳癌後的故事。他的朋友D小姐活潑自信、外向樂觀,按時進行癌症篩檢,居然在一次檢查時發現不幸得了乳癌,而且情況嚴重,於是在醫生的建議下迅速住院、開刀,切除了癌細胞以及右側乳房,並且做了化療。

  待她出院回家休養之後,G君前往探視。D小姐一見面就大吐苦水:「本來手術、化療就夠難過了,總是強打起精神,想讓自己好過一點。誰知道,這些朋友來探病,有的一見面就大哭,淚如雨下,搞到最後還要我來安慰她。」「還有的不安慰還好,一安慰起來讓人渾身不自在,雞皮疙瘩都跑出來,好像我不久就要蒙主寵召似的……」朋友的關切,不但沒能讓她術後的心情得到舒緩,反而引發更多的情緒起伏。

  更令她頭痛的,還有這些熱心朋友們送來的一大堆營養品、保健品、補品,以及附贈的防癌書籍、資料、秘方、偏方、食譜等海量資訊,而這些都是由朋友「苦心搜羅」或高價買來,口口聲聲「保證功效」,還有真人見證等,讓本來抱定遵守醫囑:「不要亂吃偏方、秘方或補藥」的她,真不知如何是好。

  甚至,還有熱情的朋友,依照坊間「防癌食譜」燉了「適合癌症術後進補」的滋補湯品,且不說化療過後的她全無胃口,光是那熱騰騰、浮了一層油的湯,就讓她心煩不已。「我本來心情還滿平靜的,」她向G君抱怨,「搞到現在不但心情惡雜(台語「煩燥」之意),本來不怕的,現在也有點毛毛的……」

  「這種情況其實很常見,」許醫師中肯的下評語:「病人想不惡雜都很難!」

誰都不需要「惡雜」

  出於職業的習慣,我不禁好奇的問許醫師:「坊間和網路上不是有很多教人怎麼認識癌症、了解癌症和應對癌症的資料和書籍嗎?為什麼這些人還……」

  「講癌症的書是很多,網路上的資料更多。」許醫師向我解釋:「但就是資訊太多、太煩瑣,很多病人在心情慌亂、身體也不舒服的情況下,哪裡能夠吸收!」頓了一下,又說:「網路上流傳的資訊很多,但錯誤訊息更多!而且裡面常有一些假醫學之名在賣產品的組織。」

  「很多病人就是這麼被誤導,」他又嘆了一口氣說:「所以才會我執那麼重,醫生的話也不聽,一直在說網路上怎麼說……」

  「那為什麼我們不能出一本簡單、清爽,讓癌症病人了解癌症,並在發現罹癌之後該如何面對的書?」我提出建議,G君也在一旁附議。

  「出書是很好!」許醫師皺起了眉頭,說:「可是我平常光看診、教書、開會、處理行政……就已經忙不過來了……還有這其中的內容……」

  經過一番討論,決定由大家分工合作,各自發揮所長,一齊來出一本簡單、易懂、實用、能讓人感同身受……最重要的,不會讓癌友看了產生「惡雜」感,以中醫觀點來看癌症、認識癌症、應對癌症的入門書。

  至於對象,幾經討論後,我們選定以剛發現自己得到癌症或剛接受完西醫傳統治療方案的「新手癌友」為對象,因為這時是他們最慌亂、最害怕、最脆弱、也最需要幫助的時候,如果這本書能夠發揮「入門指南」的功能,那就再好不過了!

  當然,最重要的,這本書不想帶給新手癌友或其親友一種難以承受的「惡雜」感覺。

  誰都不需要「惡雜」的感覺,尤其是剛發現自己得到癌症的人。

希望能幫到一點忙

  後來,G君建議把許多處於「亞健康」狀態,即是處於健康與生病兩種狀態之間的人,也納入潛力讀者群,因為「這些人是最容易成為新手癌友的人」。當他提出此建議時,我也馬上產生一種「感同身受」的同理心。

  為了增加「實用性」,我們請了八位熱心的癌友—甘素娥、蔡維國、蔡淑玲、楊運德、傅小嘉、吳美津、俞志雄、黃曉春「現身說法」一番,將自己罹癌的原因、過程、心路歷程以及自身對應之道傾囊傳授,提供新手癌友參考,希望能夠幫到他們一點忙。

  值得一提的是,一向感知敏銳、深諳食物「食」「味」「營養」的G君,為了讓癌友能夠輕鬆吃到可口、適當的蔬菜(果)湯,發揮創意,創造出三十道簡單、方便、營養、冷熱皆宜、味道更出人意料,讓人頻頻喊好的「丁丁湯」食譜。因為很難以文字描述,最好大家親自動手去試做看看、嚐嚐。否則你絕對想像不出來,為什麼口感苦澀的苦瓜丁和青江菜丁居然可以變出如嫩玉米心般的清甜感!

  我們都希望,這本書如果能夠讓新手癌友或其朋友、家屬得到一絲幫助,讓他們少一點恐懼、無助,那就是一件最讓人高興的事。

  當然,如果你覺得我們講的話和做的事很無聊、沒意義、不值一顧。那麼,我要說,你也不需要這本書!

代序
一段奇妙的觀音緣
許中華(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醫院區醫務長)

  來過我診間看病的人,很多人會注意到在診間牆上掛了一幅斂眉垂目、莊嚴慈悲的觀音菩薩畫像。

  許多病人看到這幅畫,向我打聽:「許醫師,你這觀音菩薩像看起來很慈悲,是哪一位名家的作品?」而我的回答是:「我也不知道。」我不但不知道這幅畫是誰畫的?也不知道是從那裡來的?

  說起這幅觀音畫像和我得到這幅畫像的經過,確有一段奇妙的因緣。

一幅發黴的觀音像

  1998年,我已在台北縣新莊的署立台北醫院擔任醫生四年多,受黃世傑院長之命,準備開設中醫門診服務,並將我由內科調往中醫科服務。當時我是中醫科唯一的醫生。

  想不到,中醫科才一開始就有很多病人。由於病患很多,當初規劃的診間空間過於窄小,每到看診時都有「水洩不通」的感覺,院方於是將原診間對面角落的一個庫房撥給中醫科,做為針灸服務之用。

  工友打掃庫房時,我也過去幫忙整理。結果在一間病床下的地上,發現一幅遭人棄置的觀音像。因為庫房陰暗、潮溼,這幅畫不但泛黃,還長滿了黑色、黃色的黴斑塊,但遠看還是可以看出菩薩的莊嚴法像。

  我問工友:「這是誰的畫,怎麼弄成這樣?」他搖頭稱不知,但將畫拾了起來,問我:「是不是要丟掉?」我覺得很不忍,搖搖頭,拿起乾淨的布擦拭了一番,總算好了一點。後來我將這幅觀音像,掛在原來診間斜對面的牆上,由於進出的人並不多,也沒有引起什麼注意。

  過了一年多,中醫科的業務持續成長,求診的病患越來越多,診間再次不敷使用。此時醫院正好在進行改建,院方有意將中醫科遷往一樓原「醫院庫房」處。這裡空間不但大了許多,而且還很陰涼。後來才知道,原來這間庫房以前是「急救室與太平間」,所以大家都不願意去。但我心想,只要有好的服務,哪裡都一樣,何況不搬也不行了!

  搬家時,本來沒有注意到那幅布滿黃黑黴斑的觀音畫像,但在遷往「新居」時,有位同事跑來問:「主任,新的診間也要掛那幅觀音像嗎?」忽然間,我覺得這幅畫似乎和我有緣,上次就跟我搬了一次家,這次還要再搬一次,於是說:「要!把畫一起搬過去。」

  我親自將這幅畫掛在新診間最醒目的牆上。看診時,只要轉個頭,就能看見這幅畫。

加持庇佑的力量

  2003年夏,SARS風暴席捲世界,全台也籠罩在一片恐慌之中。當時署北醫院是負責照顧SARS病患的指定專責醫院之一,許多SARS病患在這裡接受治療。

  當時我們中醫科提供了中藥輔助治療,以「宣扶益氣湯」和「除根湯」等藥湯,免費提供給病患以及民眾服用,結果成效相當不錯。醫院為SARS病人煎藥的地方,就設在這幅觀音畫像的下方。

  有好多次,當我要送藥給SARS病人服用前,都會坐在畫像前的椅子上,似乎可以感受到被「加持」了力量,也讓所有人不安的情緒穩定了下來。

  在與SARS奮戰的這段期間,這幅布滿黴斑的觀音像,在人心最無助、徬徨時,提供了不少撫慰。我相信這幅畫像,在冥冥中帶給我們同仁庇佑與護持。那年的5月,有幸進入陽明大學公共衛生研究所博士班就讀,受教於周碧瑟教授,老師除了帶領我們在專業學術領域做研究之外,也引領我們親近佛法,帶我們下鄉做社區服務,讓我們體認到「以病人為主軸」的關懷才是永久的,才會有源源不絕的「緣」與「力」。

  2004年過得既忙碌又充實。除了越來越忙碌的門診之外,開始前往新竹縣尖石鄉等偏遠地區進行義診。本來是只有我一個人去,後來越來越多人加入偏遠地區義診的行列。2004年年底的南亞海嘯,奪去了二十多萬人的性命,我也隨「僧伽醫護基金會」前往斯里蘭卡,對當地的民眾進行醫療救助。感謝家人的包容,讓我在工作忙碌之餘,還能從事公益服務。

  當我來到那些偏遠的地區或異國,做著扶護病患的工作時,隱隱中覺得有一種充實感,且感覺到一種自己會被庇佑的奇妙感覺。

  這一年過得忙碌而平順,我很少去注意到掛在牆上的觀音畫像。直到有一天,我偶然間留意到這幅畫,卻驚奇的發現,雖然黑黃色的黴斑依然還在,但好像淡了一些,更明顯的是,原本泛黃的色澤淡了許多。

  我請教了一些懂得書畫的朋友,他們嘖嘖稱奇,但也說不出具體的原因,只能猜測:「大概是環境比較乾燥吧!」我看看診間,不知道該如何評論。

種種奇妙的因緣

  2005年秋,一位來自遠方的病患,因長年痼疾前來求診。我好奇問她:「妳住得那麼遠,為何大老遠跑來看診?」她很嚴肅的說:「昨天夜裡夢見觀世音菩薩,祂說會幫助我,要我去看中醫,聽說你的醫術不錯,所以我就來了。」她的表情很認真,我雖然不太相信神鬼之說,但也知道盡量不要違逆病人的信仰。

  因為她是當天最後一個病人,詳細的解釋了病情,並開了處方給她,祝她早日康復後,我忽然心血來潮,指著那幅畫像,說:「這裡有一幅觀音像,也許妳可以和祂打個招呼。」她趨身向前,向觀音菩薩畫像膜拜行禮。我從遠處看著她,感受到一股虔誠的力量。

  她離去後,我走近仔細端詳這幅畫像,這才發現那些原來令人觸目驚心、被診斷為「無藥可救」的黑黃色斑塊,居然消退了不少,除了畫的邊緣仍有些零星斑點外,畫像本身已看不到一點痕跡,真是太奇妙了!

  一個禮拜後,那位病患回診,很高興的告訴我,她久治不癒的痼疾好了一半。離去時,她一再稱謝,並且又走到畫像前膜拜一番。

  那年冬天,一位婦人因丈夫外遇而抑鬱終日,於是前來求診。她說,數度想了結生命,「我不知道要怎麼活下去……我真的不想活了……」從她的眼神中,我知道她是認真的。因此,我不敢就此讓她離去。

  想了想,我帶她走到畫像前,簡單的說了有關這幅畫的奇妙事蹟,並要她坐在這幅畫像前的椅子上,為她施針。

  她端坐在觀音像前,心情似乎慢慢平靜下來。施完針之後,我告訴她:「妳閉起雙眼,休息一下,有話就跟觀世音說,祂會幫助妳。」她閉著眼睛,將頭靠在畫像的下緣,淚水從緊閉的眼角處流淌下來。我遠遠看去,彷彿覺得觀世音正以慈悲的眼神,垂視著這位「失魂落魄」的病患。

  一個月後,這位病患帶著微笑來看診,告訴我一切都過去了,她要重新站起來,謝謝我的幫助,尤其是介紹了觀世音菩薩給她,撫慰了她的心靈,離去前,她還特地在畫像前行禮。

  經過了這些事情後,我在看診時,總會有意無意去注意那幅觀音像,好像自己有也了依靠和保障,也得到了加持與庇佑。

身心靈的全面治療

  行醫越久,越知道人力有其限制,醫生或醫藥手段皆非萬能。即使我們能夠在醫治肉體上有些許成績,但當病人的傷病不僅止於肉體,而是心靈受到傷害時,我們能夠做到的實在很有限。

  尤其是後來接觸到很多癌症病患,更了解到一個人罹癌後,受到影響的絕對不僅止於他(她)一個人,家人都會受到影響;且疾病影響的層次也絕對不僅只是肉體,往往心靈上的衝擊和壓力更大。若醫生只能治療創傷或病症,而無法進行身心靈的全方位治療時,病人和家屬就得花更大的心力來克服疾病帶來的傷害及種種負面影響。

  漸漸地,我也發展出來一套身心靈的全方位治療法。每當碰到一些棘手或難處理的、尤其是心靈受創的病患時,在對方可以接受的情況下,我會建議他們坐在畫像前,在心裡和觀音對話,或請求祂的垂護。

  藉著這個舉動,許多病人在驚慌失措中沉靜下來,定下心;好像在徘徊猶疑、不知何去何從的人生十字路口,重新找到了方向,因此得到相當不錯的療效。

  就連我自己,有時遇到令人困厄的情況,也會在畫像前坐坐,讓心沉靜下來。

  後來,我轉往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醫院區任職。離開時,我什麼也沒帶,只帶著這幅觀音像走馬上任。

  和以往一樣,我把這幅觀音畫像掛在診間的牆上,請祂繼續「照看」著我和大家。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2134665
  • 叢書系列:
  • 規格:平裝 / 250頁 / 25k大 / 16.5 x 20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 本書分類:> >

內容連載

第十章
與癌和平相處
 
近年來,「溝通」似乎成了顯學。
 
不管你是從事哪一行、做哪種工作,甚至包括家庭裡的親子關係、夫妻關係等,無不重視「溝通」這兩個字:總統要和民眾溝通,好獲得民心;政客要和選民溝通,好獲得選票支持;老闆要和員工溝通,好讓他們努力工作;老師要和學生溝通,好讓他們認真學習;父母要和子女溝通,好讓他們懂事成熟;夫妻之間要相互溝通,好令家庭和諧美滿……。似乎,一切成功都離不開「溝通」。
 
成功的溝通,需要對話。如果一個得了癌症的病患要和自己的癌細胞對話,該說些什麼?又該怎麼說呢?
 
如果要我說,有兩句話、八個字必不可少:和平相處,各安其位。
 
不要逼反癌細胞
 
一位著名的國內癌症專家告訴我,在他經手的上千名癌症病例中,發現現代醫學所進行的癌症治療,造成大部分病人不是死於癌症,而是死於下列三種原因:即餓死的、毒死的、嚇死的。
 
「餓死」是因為多數病人在進行化療或放療後,腸胃吸收不好,常常無法進食;「毒死」是因為化療用了太多藥,免疫系統崩潰,得到感冒等併發症致死;還有就是被自己得癌而「嚇死」的。
 
這番話令我三思,在臨床上這樣的事情,事實上是存在的。我看過很多癌症病人,本來不會那麼快死,打了化療藥劑之後,卻因併發症而死,或者因副作用殺傷力太大,食慾降低而餓死;當然痊癒者也很多。
 
我們並非鼓勵癌症病人不去做標準化治療,但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比例越來越高,所以許多從事傳統癌症治療的人,亦或醫生、學者也都已經開始反思。
 
癌細胞有兩種,一種是你無法控制的細胞;一種是因為環境改變而不得不被動改變,改變到我們無法控制,甚至危害到我們自己的癌細胞。一般抗藥性很強的癌細胞,通常最難控制,很難殺死,因為環境逼得它如此。就像人一樣,當被環境逼迫不得不鋌而走險時,當然會變得很頑強,很有殺傷力。
 

 

 

UUTT77EEEE5515TYDWS

 

 

 

文章來源取自於:

 

 

每日頭條 https://kknews.cc/agriculture/g4ox65e.html

博客來 https://www.books.com.tw/exep/assp.php/888words/products/0010611557

如有侵權,請來信告知,我們會立刻下架。

DMCA:dmca(at)kubonews.com

聯絡我們:contact(at)kubonews.com


台中星塵淺橡耐酸鹼地板新竹水漾系列海島型木地板桃園萊茵淺橡紋圖書館地板
苗栗地板變色怎麼辦 苗栗閣樓實木地板 苗栗舊屋翻新接待中心地板蘆竹舊地板拋磨翻修 桃園人造白橡無重金屬地板 桃園溫和賣場地板平鎮木地板刮傷處理 桃園樓梯PVC地板 新竹水御系列餐廳地板台中石塑地板好嗎 桃園暮光灰橡賣場地板 台中經典柚木乾濕分離浴室地板苗栗矽利康裂開怎麼辦 台中自然跳色耐酸鹼地板 台中防火防蟲蛀地板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vgbo9yssa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